生长痛出现在18岁以下,以3至12岁青春期前的儿童居多,主要影响小腿、大腿以及膝盖后部。多在夜间发作,孩子可能会被痛醒,抱怨双腿疼痛,以痉挛或酸痛为主。到了第二天早上疼痛消失,孩子恢复正常。生长痛是孩子肌肉骨骼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有生长痛。
为什么出现生长痛
传统观点认为生长痛是由于骨骼的生长速度快于肌腱造成的。或者由于孩子生长过快,缺钙造成的。其实不尽然,生长板(骨骺线)是处于儿童骨骼末端,正在发育,但未成熟的组织区域。可促使骨骼长度得以延长。大多数生长板在16岁闭合,这时候骨头已经成熟了。
与周围的骨骼和软组织相比,儿童的生长板还不成熟,因此很容易因重复的应力而受伤。下肢的许多生长板附近都有强大的肌肉。这些肌肉的张力会导致生长板发炎,从而引起疼痛。以下几类儿童更容易出现生长痛:
过于活泼的孩子可能会导致肌肉使用过度,从而导致疼痛。
有些孩子的疼痛阈值低,这些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头痛和腹痛。
有些孩子关节非常灵活,但患有扁平足,过度活动会导致生长痛。
有些孩子儿童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质强度低,引起四肢疼痛。
怎么个疼法?
孩子的表述能力可能有限,家长不了解生长痛的感觉。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感到深度痉挛或疼痛,疼痛的程度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是非常严重的。有些孩子会持续数分钟,而另一些可能持续几个小时。生长痛多数是间歇性的,几天到几个月发作一次。但少数孩子也可能每天都会发作。
如何判断生长痛?
判断生长痛的主要手段是医生查体,医生也会询问孩子的症状。比如疼痛部位、疼痛何时开始,疼痛开始的时候在做什么。如果孩子某一天非常活跃,大量运动、攀爬、跑步或跳跃,然后晚上出现疼痛,基本上就可以怀疑生长痛。
生长痛通常发生在孩子身体的两侧,并在早上消失。如果孩子的疼痛仅发生在身体的一侧,或者早上还是感到疼痛或僵硬。那就可能意味着其他可能,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其他可能是什么?
某些情况下,看似严重的生长痛实际上是其他情况。例如疼痛剧烈且肿胀,发烧、皮肤发热等症状,应该引起父母的警惕。因为生长痛不会引起腿部变化,也不会发生在关节本身,持续的关节疼痛意味着有其他问题。例如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有关,这是一种自己的身体攻击关节内膜的慢性疾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有多种类型,其中一些会影响整个身体,还会引起皮疹或眼睛发炎。但这种病并不多见,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骨肿瘤也可能会模仿生长痛。虽然肿瘤具备危险性,但大多数是良性的,不会扩散,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这种情况属于罕见。除此之外,孩子们也可能会在玩耍时跌倒、拉伤或扭伤,从而导致关节受伤或软组织损伤。
什么时候去看医生?
如果孩子的疼痛非常严重,或者不符合生长疼痛的特点,例如早上疼痛还不消失,疼痛一直持续,一整天都感到疲倦,医院检查了,除此之外,剧烈疼痛,肿胀,发烧,出现肿块,跛行,皮肤发红,深色尿液,24时后肿胀没有好转或变得更严重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尽快就医。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