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痉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病很凶险防范是关键狂犬病可防可控不可 [复制链接]

1#

医生,我家宝宝在幼儿园被别的小朋友咬伤了,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啊?急!!

医生,我家宝宝刚刚被小乌龟咬伤了,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

我家孩子被兔子咬了,要不要打疫苗?

……

遇上这各式各样的“熊孩子”闯祸,真是让家长头疼着急。

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需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呢?

首先,我们得了解狂犬病的来源。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Rabies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狂犬病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

大多数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

一、哪些动物容易传播狂犬病病*?

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以蝙蝠为代表的翼手目动物容易传播狂犬病病*。啮齿类(尤其小型啮齿类,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禽类、鱼类、昆虫、龟和蛇等非哺乳动物,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

二、减少与狂犬病易感动物的接触

夏季的闷热天气,容易使犬科、猫科动物烦躁、易激怒。人们的衣着单薄,体表裸落的皮肤面积较多,更易被咬伤抓伤。因此,夏季是我国狂犬病发病高峰,应避免或减少与狂犬病易感动物的接触。尤其是年幼的儿童,因其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天性,更易遭受犬科、猫科动物的抓挠、扑咬。

三、幼儿怎么预防动物咬伤

(一)不要让孩子逗弄猫、狗等小动物,尤其当这些小动物正在吃东西或睡觉时,随意招惹它们,易引发动物的攻击本能。(二)不要带陌生的小动物回家,外来的小动物体内可能携带狂犬病*,而环境的改变也容易造成这类动物紧张和不安情绪,诱使伤人。(三)教育孩子尊重生命、善待动物,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家长的言行“告诉”孩子善待动物,不要做容易惹怒它的行为,比如:拉扯它的毛、尾巴、耳朵或用喊叫声试图吓唬动物。出于本能,这些动物会以攻击性的行为来“对抗”人们的这些“恶意”行为,哪怕是家养的动物也是如此。(四)不要让孩子独自和小动物相处,尤其是好奇心强,而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年龄儿童。当他们与猫狗类小动物接触时,必须有家长的陪伴和保护。一旦发生抓伤或咬伤情况,就能及时发现,并送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作相应处理。

被动物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

伤口处理的正确操作如下1.被咬/抓伤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出污血,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2.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比如自来水)冲洗伤口后,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3.冲洗后用70%的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抹。4.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不涂软膏或粉剂等不利于伤口排*的药品。如伤口创面大且深,医院进行处理。5.根据咬伤部门及严重情况,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需要提醒的是,狂犬病疫苗并非只打一针,而是要通过1个月左右才能完成免疫,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规律接种,不可中断!被打过疫苗的狗咬伤后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我国属于狂犬病流行区,即使致伤动物曾被注射过疫苗,也要进行处理。世卫组织明确指出:即使狗狗有狂犬病疫苗接种史,也并不能确保它没有狂犬病。总的一句话: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不存在24、72小时的说法,只要还没发病,疫苗就有作用,但越早越好,尽快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狂犬病?

从全球范围内,99%以上的人类狂犬病是由犬导致的。我国狂犬病主要由犬导致,其次是猫。在流行地区,大规模的犬只免疫达到70%的免疫覆盖率,可阻断狂犬病在动物中的传播,从而拯救人类生命。

因此,我们呼吁:

1.文明养犬,及时给家养的狗和猫接种疫苗,不要轻易遗弃;

2.出门遛猫狗要拴绳,减少对他人的伤害;

3.我们也要学会与猫狗友好相处,了解猫狗的肢体语言;

4.如果被猫狗咬伤,要及时到犬伤门诊,进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各班级通过班级群宣传狂犬病防控知识!

编辑:张光亮

审核:王朝晖

三台县潼川第二幼儿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