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痉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商丘穴泄泻便秘黄疸足踝痛 [复制链接]

1#

商丘为经穴名。出《*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商丘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商为金声,丘即土丘,此系脾脉经穴,属金,在土丘样内踝下,故名商丘。

商丘。商,古指漏刻,计时之气也。丘,废墟也。该穴名意指脾经的热散之气由此快速通过。本穴物质为公孙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其性湿热且循脾经上行,而本穴的气血通道又如漏刻滴孔般细小,因此风气的运行是快速通过本穴,强劲的风气吹走了本穴中的脾土微粒,地部脾土如废墟一般,故名。

脾经经穴。经,经过也。本穴为脾经气血的行经之处,故为脾经经穴。

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为公孙穴内气血的出口之一,气血物质在公孙穴处是湿热状态,出本穴后散热而化为凉性之气,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本穴属金。

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当胫骨前肌腱内侧。

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丛。

功能:健脾化湿,通调肠胃。

主治:商丘穴主治腹胀、肠鸣,泄泻、便秘、食不化、*疸、怠惰嗜卧、癫狂,小儿癫痫、咳嗽、足踝痛、痔疾。

商丘穴配气海穴、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

商丘穴配阴陵泉穴、曲泉穴、阴谷穴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腹胀。

商丘穴配天枢穴、阴陵泉穴,有健脾化湿的作用,治腹泻、腹胀。

直刺0.5~0.8寸。

现代多用商丘治疗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腓肠肌痉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0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点下面.更多精彩

推荐阅读:?刃针肌筋膜松解术秒杀各类疼痛,秒杀乳腺增生,秒杀四肢麻木等多种疾病!?刘艳微课能量手-徒手整形满满的全部干货只需元。?二十四种疑难杂症;针到病除只需一针?吴氏无痛一针疗法,年前优惠活动进行中,先报先得?能量手徒手整形产后修复(徒手私密、妊娠纹修复、减肥,催乳,丰胸等)?刺血疗法治百病:颈椎病(一)?颞颌关节炎的讲解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中药熏蒸疗法是指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

由于蒸汽对身体的蒸腾作用,推血运行,可使全身经络涌动。药力经皮肤直达各脏腑,无处不至,可起到滋养津液、滋润肌肤、健脾和胃、壮肾利水的作用。

熏蒸法可用来治疗风寒湿三邪所致病症,以及气虚下陷、气血瘀滞、湿阻脉络等病症,并可用于养生保健,治疗肥胖症等。

中药熏蒸的作用:

1、中药熏蒸具有调节神经及经络的作用。它的热药效应,能使不协调的脏器功能得到有益调节,使人情绪放松、肌肉松驰、睡眠改善、身心舒畅、从生理到心理趋于协调平衡。同时选用名贵中药做熏蒸,还能达到养血、补气、安神的目的。

2、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而局部熏蒸能重点作用于痛外,快速缓解肌肉酸痛乏力,并且能防止身体水分大量的流失。

3、做中药薰蒸时,热能因子与雾化的中药离子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新陈代谢;且能够净化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弹性,防止疾病发生,缓解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乏力、头晕疾病等。

4、具有止痛作用。如:选用红花、当归、丹参等中草药做熏蒸时,可作用于感受神经,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加快清除疼痛部位代谢废物,从而减轻肩颈疼痛,腰痛,关节痛,痛经等各种寒湿性疼痛,肿胀,关节拘挛等。

5、熏蒸药物的有效成分,可对直接接触的肌肤部位产生药效,起到抑菌、消炎、杀虫止痒、消肿等作用,增强皮肤抵抗能力,有效防治皮肤毛囊炎、毛孔堵塞等。

中药熏蒸适合哪些人?

用于类风湿病、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上、下肢及膝关节疼痛)、肩周炎、颈椎病、骶髂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中风、偏瘫后遗症、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妇女寒性痛经、闭经等的治疗。

熏蒸虽好,但也要注意以下禁忌!

1.孕妇及月经期妇女。

2.严重出血者。

3.心脏病高血压严重病危者。

4.结核病。

5.心衰,肾衰病人。

6.动脉瘤。

7.温热感觉障碍。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祛除瘀滞、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扶正祛邪,治愈疾病,增强体质的功能。更由于拔罐疗法操作简便,易学易懂,适应症广,治疗效果好,保健作用明显,无副作用,罐具简单等特点而成为家庭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拔罐往往会出现局部潮红、紫红、紫黑、水泡、出血点、血泡等各种各样不同的反应而引起治疗者的恐惧,更因一些人不知道出现这些不同的反应所对应的病症对拔罐疗效而怀疑并排斥。其实这些颜色和形态的变化都是拔罐的正常治疗反映,在反复拔罐治疗中会逐渐消失,不需顾虑,一般情况也不需要处理,可待其自然吸收,即使出现大的水泡等情况,也只需将水泡局部用酒精消*后,刺破水泡,挤出泡内液体,3-5天即可愈合。

罐印色素反应综述

现将一些常见的罐印色素反应综述如下,供拔罐者辨别病情状况时参考:

1、罐印紫黑而暗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多为气滞血淤之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表示寒凝血瘀症,罐口部分呈紫黑色多为火*,如发紫伴有斑块多为寒凝血淤之证,紫的程度不同,表明病的程度也不一样。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瘀症。

4、罐印鲜红而艳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盛火旺。

5、罐印红而暗多表示血脂高,血黏稠度高,且有热邪。

6、罐口部位皮肤发白,触之不温,发冷、发凉,起白水庖多为风湿重一些。如果罐口部位皮肤发白,没有其他的现象表明多是贫血,虚寒、湿邪;如果罐口部位皮肤发白,发凉,不起白水庖多是风寒较重。如白庖中夹有白沫,而留罐过程中感到痒多为排风寒和排风湿。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温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和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泡内有血水则是热湿*的反应,起*水泡或*绿泡和脓水及黏稠物、果冻样物多为有炎症且比较重。

10、感觉拔罐部位疼痛表示体内有火*,感觉罐口部位先痛后痒表示先排火*,后排风寒湿邪。

11、拔罐后无明显罐斑反应,局部皮肤没有淤血现象,或虽有轻度潮红,但起罐后很快消失,恢复皮肤原来的颜色一般提示无病。

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呼吸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主穴:大杼、风门、肺俞、膺窗。

『消化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章门。

急性及慢性肠炎。主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

『循环系统适应症』

高血压。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肾俞、委中、承山、足三里。重点多取背部及下肢部。

心律不齐。主穴:心俞、肾俞、膈俞、脾俞。

心脏供血不足。主穴:心俞、膈俞、膏肓俞、章门。

『运动系统适应症』

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节痛。主穴:压痛点及其关节周围拔罐。背痛、腰椎痛、骶椎痛,髋痛。主穴:根据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拔罐。膝痛、裸部痛、足跟痛。主穴:在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用小型玻璃火罐,进行拔罐。

『神经系统适应症』

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主穴:大椎、大杼、天柱(加面垫)、至阳。

肋间神经痛。主穴:章门、期门、及肋间痛区拔罐。

坐骨神经痛。主穴:秩边、环跳、委中。

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主穴;大椎、膏盲俞、肾俞、风市,及其麻痹部位。

颈肌痉挛。主穴:肩井、大椎、肩中俞、身柱。

腓肠肌痉挛。主穴:委中、承山及患侧腓肠肌部位。

面神经痉挛。主穴:下关、印堂、颊车,用小型罐,只能留罐6秒钟,起罐,再连续拔10次到20次。

隔肌痉挛。主穴:隔俞、京门。

『妇科方面的适应症』

痛经。主穴:关元、血海、阿是穴。

闭经。主穴:关元、肾俞。

月经过多。主穴:关元、子宫。

白带。主穴:关元、子宫、三阴交。

盆腔炎。主穴:秩边、腰俞、关元俞。

『外科疮疡方面的适应症』

疖肿。主穴:身柱、及疖肿部位,小型罐面垫拔。

多发性毛囊炎。主穴:至阳、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下肢溃疡。主穴: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急性乳腺炎。主穴;局部温开水新毛巾热敷后,用中型或大型火罐拔,可连续拨5~6次。

拔罐的禁忌症

高热、抽搐、痉挛等;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应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拔罐注意

1、刮痧拔罐结束两小时内不能冲凉,喝冷饮,两小时后冲凉要用热水。

2、刮痧拔罐过程中不可开空调,风扇,避免空气对流。

3、过饱过饿过喝不可刮,饭后一小时刮痧、拔罐。

医院治未病科-

供稿:赵利豪

编辑:赵溢荻

审核:黎恢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