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痉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知名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东亚药业 [复制链接]

1#

今日次新股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明日上市的东亚药业,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涵盖抗细菌类药物(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物(马来酸曲美布汀)、皮肤用抗真菌药物等多个用药领域。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人类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之一,又因其具有抑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的特点,而成为应用时间最长的、应用范围最广的里程碑式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药,通过抑制DNA螺旋酶作用,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对细菌的选择性较高,药效优越,对人的安全性较强,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之一。

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等,马来酸曲美布汀是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的代表品种之一。

皮肤病用抗真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真菌,外用时主要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病症,市场中常见的药品包括酮康唑、盐酸特比萘芬等。

化学原料药是指药物活性成分,是构成化学制剂药理作用的基础化学物质,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生产化学制剂的粉末、结晶、浸膏等物质。化学原料药仍需经过添加辅料等环节进一步加工成化学制剂后,患者才能直接服用。化学原料药行业是医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药制造产业链中处于上游位置,为制造化学药物制剂提供原料。

医药中间体是化学药物合成过程中制成的中间化学品,高级医药中间体往往只需一步到两步化学反应即可合成原料药并最终制成药物成品。

从基础化工原料到制成化学制剂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物理工艺过程,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集中了主要的合成工序和技术环节,是化学制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基础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及化学制剂构成了化学制药行业完整的产业链。

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1,亿美元,据MordorIntelligence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对原料药的需求将保持增长,到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

近年来,我国原料药市场产量和销量均不断增长,年化学原料药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近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46%。

公司目前的原料药和中间体主要产品涵盖了抗细菌药物(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物(马来酸曲美布汀)、皮肤用抗真菌药物等多个用药领域。

抗细菌药物又称为抗生素,是抗感染药物类别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抗感染药物是基础性用药,在细菌感染以及其他疾病或创伤、手术带来的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为临床用药中最主要的类别之一。抗感染类药物包括抗细菌药物、抗病*药物、抗真菌药物等,其中抗细菌药物占整个抗感染药物的90%左右。

依据化学结构及抑菌机理的不同,抗细菌药物可分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等大类。公司生产的抗细菌类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以及喹诺酮类,上述两类占据我国抗细菌用药市场超过80%份额,也是我国临床应用最多的两类。

公司主要产品头孢克洛原料药及中间体、拉氧头孢钠中间体、头孢美唑钠中间体、头孢唑肟钠中间体、美罗培南钠中间体、法罗培南钠中间体,属于合成相关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重要原料药或中间体。β-内酰胺类抗菌药在抗细菌药物中占有最主要的份额,年度占全国抗细菌药物市场份额74.46%。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菌药物,其抑菌机理主要在于可以通过抑制致病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阻碍其细胞壁合成,致使致病菌因外环境水分渗入菌体而膨胀裂解死亡。由于哺乳动物自身细胞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影响,故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人体的*性小。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人类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之一,又因其具有抑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的特点,而成为应用时间最长的、应用范围最广的里程碑式抗菌药物。

公司生产的头孢克洛原料药及中间体、拉氧头孢钠中间体、头孢美唑钠中间体、头孢唑肟钠中间体,均用于合成头孢菌素类药物。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目前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中最主要的品种,占比超过60%。近年来,我国头孢菌素制剂市场销售额逐年上升,随着“限抗令”,“限输令”以及受药品招标采购和药品降价因素的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市场增速放缓。尽管如此,我国头孢菌素类制剂仍然是最大类别的全身用抗细菌药物制剂,至年我国头孢菌素类制剂市场销售额达.34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65%。

公司美罗培南钠中间体、法罗培南钠中间体产品,均用于合成碳青霉烯类药物。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是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非典型β-内酰胺抗菌药,因其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近年来,我国碳青霉烯类制剂市场不断上升,由年的69.36亿元上升至年的.8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0.63%。

公司生产的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那氟沙星均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在抗细菌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度占全国抗细菌药物市场份额9.33%。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药,通过抑制DNA螺旋酶作用,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对细菌的选择性较高,对人的安全性较强。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较高、半衰期较长、血药浓度较高、组织分布较广等特点,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方面。临床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品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那氟沙星等。

近年受限抗令、输液门诊限用、医保控费、环保等因素影响,抗菌药物市场增速放缓,但喹诺酮抗菌药作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菌药物之一,市场需求仍处在稳定增长阶段。-年,我国喹诺酮类抗菌药市场销售额从.08亿元增长至.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82%。

胃肠道病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和饮食无规律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胃肠道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胃肠道用药涉及到的疾病种类较广,包括消化性溃疡药物、胃动力药、胃肠道解痉药、镇吐药、止泻药、肠炎用药等,在整个药品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胃肠解痉药是其中的重要类别之一。

胃肠痉挛的原因是胆碱神经介质与受体的结合,引起胃肠平滑肌强直性收缩,引起疼痛。胃肠解痉药物通过阻断胆碱神经介质与受体的结合,解除胃肠痉挛、松弛胃肠平滑肌、抑制多种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胃液等)分泌,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制剂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年,其销售额从13.19亿元增长至22.4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20%。

-年,我国马来酸曲美布汀制剂市场销售额从4.35亿元增长至6.1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9.20%,预计未来我国马来酸曲美布汀药物市场将逐步扩大。

我国皮肤用抗真菌药的用药市场销售额变化相对平稳,-年均保持在约60亿元规模。

一、国内知名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

东亚药业成立于年;年改名为浙江东亚药业有限公司;年正式更名为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上交所上市。

二、业务分析

-年,营业收入由6.84亿元增长至9.88亿元,复合增长率13.04%,19年同比增长15.29%,Q3实现营收同比下降6.49%至6.77亿元;归母净利润由0.67亿元增长至1.68亿元,复合增长率35.86%,19年同比增长54.13%,Q3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20%至1.0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由0.65亿元增长至1.54亿元,复合增长率33.31%,19年同比增长45.28%,Q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83%至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由0.54亿元增长至2.17亿元,复合增长率58.98%,19年同比增长50.69%,Q3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49.59%至0.89亿元。

分产品来看,年β-内酰胺类抗菌药实现营收6.85亿元,占比69.68%;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实现营收1.14亿元,占比11.58%;喹诺酮类抗菌药实现营收.03万元,占比8.30%;皮肤用抗真菌药实现营收.76万元,占比7.70%;其他产品实现营收.57万元,占比2.73%。

年前五大客户实现营收3.82亿元,占比38.62%。

三、核心指标

-年,毛利率17年下降至低点30.24%,随后逐年提高至35%;期间费用率由15.41%下降至11.62%,其中销售费用率维持在1%以上,管理费用率由11.59%下降至10.22%,财务费用率由2.56%下降至0.0.5%;利润率17年下降至低点7.%,随后逐年提高至17.04%,加权ROE17年下降至低点11.34%,随后逐年提高至21.38%。

四、杜邦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由图和数据可知,17年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利润率和权益乘数的下降,18-19年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提高。

看点:

公司专注于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制造。经过多年化学合成药生产经验积累和技术工艺研发创新,已发展成为装备完整、工艺精湛、产业化能力较强以及质量控制规范等为特征的现代化化学原料药生产制造企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