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麻醉注意事项
—热点问题—
相比其他动物,由于猫独特的生理学和体型较小,猫承担的麻醉风险相对更高。对于猫来说,健康状况较差(ASA体况)、年龄、体重过高或过低、进行气管内插管以及麻醉监护不力或液体疗法不当都是与围手术期死亡率相关的一类风险因素。
猫麻醉前用药的关键之处是什么?
答:
镇静能够减少猫的应激和焦虑,使其易于保定的同时也能镇痛并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由于某些镇静剂会引起严重的心肺功能抑制,所以不能认为镇静就比全身麻醉更安全。
通常会将镇静剂与阿片类药物联用以镇痛(表1、表2)。对于想要达到的镇静程度以及镇静剂的选择,应该按具体情况评估而定。
表1猫的镇静和术前药物。
IM,肌内注射;IV,静脉注射;SC,皮下注射;PO,口服。
表2在猫中使用阿片类的给药方案和途径。
对于猫来说,阿片类药物的注射途径会影响到其镇痛效果吗?
答:可以,阿片类药物的注射途径会影响其药代动力学和镇痛效果。
对猫使用经皮给药的方式镇痛如何?
答:
在临床中,对于芬太尼皮肤贴片已有报道指出其产生的血药浓度多变,且镇痛作用不一致,然而一些动物的用药反应良好并且该方式可作为某些情况下较为简易的镇痛方式。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猫的毒性需要担心吗?还是说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猫确实是一种重要的疼痛管理方法?
答:
如果遵从安全给药方案、给药间隔时间和禁忌证,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猫上的使用是安全的。
在围手术期,有一些对策可以用来帮助避免非甾体类抗炎药给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进行彻底的体格检查、测量红细胞压积、总蛋白和尿素氮以识别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药禁忌证。
禁忌证包括呕吐、厌食、胃肠道疾病、血容量过低、低血压、凝血障碍、低蛋白血症、肝脏疾病和正在服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围手术期的输液疗法可对肾脏提供保护;由于药物对环氧化酶的抑制不利于肾脏灌流,血压监测存在低血压的动物应该避免使用。这类药物都不能用于幼猫。如果兽医师担心术中麻醉引起的低血压,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在手术结束后或苏醒期时给予。
猫可能会患有退行性关节疾病。将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治疗这类动物时有什么新的理念?
答:
在欧盟国家,美洛昔康已被批准按照0.05mg/kg的剂量给猫每日用药。但是应当筛查这些猫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因为此类患病动物中退行性关节疾病和慢性肾衰常同时存在。同时,应当解决并发的牙周疾病,并控制慢性肾衰的病情。最小有效剂量的概念非常重要。一些患有退行性关节疾病的猫,能够按照每周2次或3次的低剂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给药成功控制病情。
对于猫,喉痉挛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麻醉并发症。那么喉痉挛应该怎样最好地规避和/或治疗呢?
答:
通过利多卡因局部用药使猫的喉黏膜局部脱敏是预防喉痉挛最主要的手段。
药物中毒风险可能与药物载体有关而并非利多卡因本身,能够造成喉部水肿和细胞损伤,因此应当避免使用浓度为10%的局部麻醉喷剂。
作为替代,麻醉医师可以在喉镜视野下使用一支1mL的注射器,来“喷洒”0.05~0.1mL的2%利多卡因在喉头上。必须轻柔对待相邻结构。任何时候都不要触碰到杓状软骨。如果麻醉时间很短(10~15min),喉头在苏醒期可能仍处于麻痹状态。
对于猫,良好的镇静和肌松有利于气管插管操作。为防止干呕和呛咳,在插管的时候麻醉深度要足够。可用一根塑料导丝来引导气管插管。通常在猫出现吞咽之前,眼睑反射很强烈的时候进行拔管。如果拔管延迟到吞咽反射十分强烈的时候,气管插管移除后可能会发生喉痉挛。
如何避免在牙科和内镜检查中使用开口器而导致猫失明?
答:
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开口器,或者间歇性使用甚至完全不用。如果确实需要,可以在不影响视野的情况下在上下颌任何一颗牙齿上使用小型开口器(20mm的针帽)。
为什么一些猫会出现皮下气肿?
答:
该并发症与插管过程中或手术过程中移动气管插管,从而造成气管撕裂有关。气管插管的气囊应当仅充盈到刚好使回路不漏气的程度(即刚好封堵住),而不是随意打入1~2mL的气体。
移动猫时,比如在洁牙中需要进行翻身操作的时候,猫和其气管插管应当与麻醉回路断开,以免猫在移动的时候发生气管插管“拖拽”。
为什么应当对猫使用局部麻醉技术?
答:
局部麻醉技术除了能够在围手术期提供镇痛之外,还能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提供减少吸入麻醉药量的效果。
但是,当没把握好局部麻醉药的给药方案以及给药间隔时,可能会发生局麻药物中毒。
在猫中,普遍认为当利多卡因(2%)的剂量超过10mg/kg,以及布比卡因的剂量超过2m/kg的时候,就可能会引起中毒症状。布比卡因一定不能注射进人静脉内。
在猫中最实用的局部麻醉技术是什么?
答:
1.硬膜外/脊髓麻醉;
2.抓手术局部麻醉;
3.牙科阻滞;
4.切口阻滯;
5.睾丸内阻滞。
来源:好兽医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