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张女士开心地拉着医生、护士合影。医院提供
长江日报6月3日讯63岁的张女士是高敏体质,吃个炒茄子都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前不久,她要做手术,担心她遇到药物过敏,医院神经外科、麻醉科、过敏反应科的医生团队联手,花7小时为她做了21类60多种药物的皮试,最终平安做完手术。
张女士患面肌痉挛25年,每次朋友聚会,只要一高兴就忍不住挤眉弄眼“做怪相”,为此多年来不敢拍照。前不久,她到医院神经外科求医,该科的熊南翔教授建议做显微血管减压术来治疗。
终于可以摆脱困扰多年的怪病了,但还面临最后一道关卡:张女士是高敏体质,很容易过敏,感冒打青霉素会过敏,对庆大霉素也过敏;还有很多食材也会令她出现过敏症状,有时在家吃自己做的饭菜,吃了茄子、生菜,也可能让她眼睛、嘴巴红肿,她甚至因为过敏后喉头水肿进过抢救室。如果这次做手术时突然对药物过敏,后果不堪设想。
为保证手术安全,神经外科戴璇医生联系了过敏反应科付维医生,麻醉科张宗泽主任医师、彭勉主任医师、何祥虎主任医师及团队商讨对策,三科医生团队一起加班加点,找出术中麻醉常用药物和术后治疗需用到的药物共21类60多种,花7小时为张女士做皮试,最终搭配出最保险的用药方案。
“8到10种药物为一组,在手臂上做皮试。选药、组合、注射、观察20分钟,总共做了8组。”付维介绍,这是头一次这样密集地为患者做过敏测试。
这7小时没有白花,5月25日,张女士平安接受手术,术后面部表情恢复了正常。3日出院时,她非常开心,主动找医生、护士们合影。(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通讯员丁燕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