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人剧烈运动后会立刻出现肌肉酸痛,这种疼痛叫急性肌肉酸痛,通常会很快消失;多数人的肌肉酸痛常在运动后8~24小时内出现并持续增强,且在24~48小时达到高峰,这种叫延迟性肌肉酸痛。
运动后,为什么会肌肉酸痛呢?
对于急性肌肉酸痛,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认为是由于肌肉局部缺血所致。
对于延迟性肌肉酸痛,学术界研究有不同结论。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中指出:“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不至于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而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
如同汽车发动机通过燃烧汽油产生动力,人类运动的时候,身体也需要燃烧糖和脂肪,而燃烧的方式有两种——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在无氧的情况下,糖和脂肪的燃烧会更为猛烈,可以为肌肉运动提供更充沛的动力,但剧烈燃烧之后就会留下大量乳酸,而且乳酸的堆积速度很快,一旦堆积速度超过身体的清除速度,你的肌肉就会酸痛到无法继续收缩。
在低强度的运动比如慢跑的时候,身体主要以有氧代谢为主,当速度提高以后,肌肉运动强度增加,运动状态就开始由有氧进入到无氧,而无氧代谢的比例越大,乳酸堆积得就越多。
很多人慢跑可以跑很长时间,可一旦提高速度,就会很快感到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肌肉酸痛、疲劳不已,这就是因为身体内堆积了太多的乳酸。
因此,乳酸是肌肉高强度工作的副产品,也可以说是肌肉高强度工作的标志——如果你运动了1个小时却完全不感到肌肉酸痛,那么这个运动强度对你而言就不算高。
为什么说“乳酸阈”是运动的关键?
血液内乳酸堆积速度大于排出速度、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那个临界点,称为“乳酸阈”,这是你能否继续运动的关键——如果只是接近乳酸阈,就能持续运动1~2个小时;但如果运动强度大大超过了乳酸阈,比如说正在进行冲刺,那最多只能坚持30~60秒。
如果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就必须得提高乳酸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隔一天做一些高强度运动。而要想有效缓解肌肉酸痛,最好的方法不是在无氧运动之后立刻躺下,而是选择再做一些有氧运动,因为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身体排出乳酸。
运动后肌肉酸痛仅仅是乳酸“作祟”吗?
运动后肌肉酸痛仅仅是乳酸“作祟”吗?最新关于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种学说理论:
(1)损伤学说理论
(2)肌肉痉挛学说理论
(3)炎症反应学说理论
(4)代谢失衡学说理论
可以发现,对“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原因”的探讨,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现象的复杂性以及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如何减少乳酸堆积呢?
运动后肌肉酸痛这种情况,不管是专业运动员还是初学者都会遇到。这并不意味着你运动错了,而是说明你在运动中的拉伸已经达到了改变一些肌肉的程度。
虽然生成乳酸并不是不健康的生理现象,但它会造成锻炼者感觉不舒服。运用以下这些窍门,可以防止乳酸堆积,减少锻炼过程中的不适感。
1.适当休息。在疼痛感不能消除或消除较慢时,应适当休息(静坐或半卧)。因为休息能减缓肌肉酸痛,并可慢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提高肌肉酸痛部位营养的供给与修复能力。
2.前期冷敷。大重量训练后用冰袋冷敷训练目标肌肉,一般冷敷10~15分钟,可减缓新陈代谢,加速肌肉酸痛的缓解和恢复。冰袋与肌肤间隔衣物或毛巾,防止冻伤皮肤。
3.伸展练习。静态伸展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疲劳肌肉的恢复,对酸痛局部进行静态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种伸展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
4.补充营养。锻炼后2小时内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恢复肌糖原水平,所以训练后应在2小时内进餐。一般性健身训练不必吃补剂,注意适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及补充食物蛋白即可。
5.拍打按摩。对酸痛部位进行拍打按摩,可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肌肉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拍打时不可用力过猛,用手一点一点轻轻按摩,来回循环10分钟左右。
6.充足睡眠。睡眠时身体以同化作用为主,肌肉的修复很大程度都是在睡眠过程中完成,所以每天充足的睡眠很重要,要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睡觉前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看书、喝茶、喝咖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