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的春晚小品《占位子》吗?
大家都在抢教室的“*金座位”
其中两个学生家长的理由是
孩子近视,所以需要坐在最前面
新学期已经开学了一个多月,
想必这也是许多家长担忧的事情
小孩近视度数又加深了
所以想把自己孩子的座位调到“*金座位”
好让孩子近视得以缓解
上课时看得清楚一些利于学习
这些所谓的“*金座位”真的能缓解近视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眼睛看远、看近时,都是怎么“工作”的呢?
从眼视光学角度,看远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简单来说,就是眼睛在看距离5米~6米处的物体时,基本无需动用眼肌调节,物体就能很好地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时视物清晰、眼肌放松。
但在观察5米以内的物体时,就需要通过眼肌的收缩调节,物像才能落在视网膜上。因此,物体离得越近,眼肌收缩程度就越强,相应的负担就越重。
所以说“*金座位”这一说法是不存在的。青少年儿童近视,一般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书写,使用电脑、手机,这些用眼距离在半米以内的都属于近距离用眼。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孩子眼睛的睫状肌会进入一种紧张的状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可能会出现假性近视,甚至演变为真性近视。
如果长期靠前近距离看黑板,相对容易造成近视,或者发生近视后不易被发现;而距离黑板远的优点是,注视的范围相对大一些,不易形成近视。或一旦出现近视就很容易被发现。当然缺点也有,就是看黑板上的小字比较费劲儿。所以老师前后、左右定期调整座位,对孩子眼睛的注视范围、注视习惯、眼睛调节是有好处的,有助于早期发现近视。坐教室侧面会导致斜视吗?
坐教室侧面容易导致斜视同样是一种误区。坐在教室侧面,并不是侧着眼看黑板,更不会导致斜视的发生。
斜视是由于眼球的眼外肌调节不协调,导致双眼睛无法同时注视同一个物体,可能出现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影像。斜视的成因比较复杂,有先天性的原因,后天的外伤、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情况,都可能会导致斜视。
比起纠结教室的座位,家长们更应该平时多注意孩子看东西是否喜欢歪头、挤眉弄眼,或在疲惫时出现眼珠偏斜的情况。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了,重要的就不是位置,而是配镜了。所以医院或诊所进行综合眼视光检查,排除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等眼部问题很重要。
近视该怪谁?得看成因是什么
遗传因素:真得怪爹妈
爸妈都是近视、有一个人是近视、两人都不是近视,这三种情况下,孩子发生近视的比例大约是6∶3∶1。更悲催的,如果爸妈近视都在度以上高度近视,那孩子遗传近视的概率接近85%。
●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近视,子女近视率为49%;
●如果父母有一方近视(爸爸近视或妈妈近视),子女近视率为58%;
●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近视(爸爸妈妈都为近视),子女近视率为78%。
如果爷爷奶奶都不近视,爸爸妈妈也是后来才近视的,还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会!
虽然你不是天生近视,但你后来近视了,你的遗传背景也会改变。就算做了近视激光手术,你孩子近视的可能性还是比非近视父母的孩子要高。
环境因素:太亮太暗都不好
太亮、太暗、炫光、反光的周围环境,对眼睛影响很大。举几个常见的例子:灯光不够明亮的写字桌……忽明忽暗不断晃动的公交车……反射不均匀的黑板……过亮的教室墙壁……孩子长时间呆在这样的环境中,费力地看东西,会引起视觉疲劳,增加近视的风险。
习惯因素:近距离用眼太多
研究表明,一段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后,会出现短暂性近视漂移。而当这种近距离工作诱导的短暂性近视发生的频率高了、持续的时间久了,就可能变成永久性近视。过多近距离用眼,不只是看戒不掉的电子产品,看书、看报、看琴谱等,都有可能导致近视。
科学用眼,预防近视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近视不能被治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指出: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
所以,比起费心挑选座位,家长们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