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2.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
3.透析器反应。
4.电解质紊乱。
5.急性溶血。
6.硬水综合征。
7.其他少见原因,如透析液中*、热原反应、高血压引起的脑病等也可引起恶心、呕吐。
二、处理
1.积极处理低血压。患者取头低仰卧位,从泵前侧管快速给予生理盐水ml(还可用高渗盐水、50%葡萄糖、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或酌情增加液体量,将超滤率降至允许的最小值,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及时处理透析失衡综合征或透析器反应等。如处理透析器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透析,夹闭血管路,停用当前血管路和透析其中血液。给予抗组胺药物、激素等治疗。处理透析失衡综合征则可以选择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等。
3.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
三、预防
1.及时调整干体重。
2.严格透析用水处理,严密检测浓缩液及稀释后透析液的电解质含量。
3.透析早期不宜用高效和高通量透析器,超滤不宜过快、过多。
4.充分冲洗透析器和管路,彻底消*。
5.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可以降低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概率
参考资料: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版主编:陈香美
图片来源:唐山朝阳血透室
资料整理:孙玉蕊
排版编辑:董校含
往期推荐
严防致死性的高钾血症
“生血针”到底是什么?
如何通过食物控制高磷血症
“高磷血症”的危害和管理
长按